服務熱線
0755-83044319
發布時間:2025-07-29作者來源:薩科微瀏覽:762
一、公司概況與發展歷程
NVIDIA(英偉達)成立于1993年,總部位于美國加利福尼亞州,是全球最有影響力的加速計算技術公司之一。它最初是一家專注于圖形處理單元(GPU)的企業,靠為游戲產業提供圖形加速硬件起家,但現在已經成長為涵蓋芯片設計、系統平臺、軟件生態、云計算服務、人工智能解決方案的全棧計算公司。
NVIDIA 的創始人兼CEO是黃仁勛(Jensen Huang),是一位擁有半導體工程背景的企業家。他帶領公司不斷突破傳統 GPU 的應用邊界,把它拓展到科學計算、自動駕駛、醫療健康、機器人、AI 和數字孿生等領域。
二、技術核心:GPU 與加速計算
GPU(Graphics Processing Unit,圖形處理單元)本質上是一種并行計算能力極強的處理器,最早被設計用于圖像渲染,比如3D建模和游戲圖形。但隨著AI和大數據的興起,其高度并行的架構非常適合進行矩陣計算、深度學習、數據分析等任務。
作為IC工程師,我們要認識到:
GPU和傳統的CPU架構完全不同,CPU擅長通用處理和控制邏輯,而GPU則擅長大規模數據的并行處理。
NVIDIA持續推動GPU架構升級。典型的架構演進包括:
Fermi(2010):引入統一計算架構(CUDA Core),支持雙精度浮點;
Pascal(2016):支持混合精度計算和NVLink互聯;
Ampere(2020):首次引入第三代Tensor Core,為AI計算做優化;
Hopper(2022):新增Transformer Engine,專門優化大語言模型推理與訓練,支持浮點8位(FP8)精度計算。
NVIDIA不僅是一家芯片公司,更是一個平臺型企業。我們從硬件到軟件再到服務來看:
CUDA:NVIDIA提出的GPU通用計算平臺和編程模型。
TensorRT:深度學習推理優化工具。
Omniverse:用于3D協作和仿真的數字孿生平臺。
MONAI:開源醫學影像AI框架。
DGX Cloud:通過云端即可訪問超級計算資源。
NVIDIA并不自己運營云服務,但它與AWS、Google Cloud、Azure深度合作,提供GPU算力即服務(GPU as a Service)。現在許多AI企業只需要通過瀏覽器訪問就能用上NVIDIA超級計算平臺。
NVIDIA GPU幾乎是當今所有主流大語言模型(如ChatGPT、Gemini、Claude等)的訓練主力。尤其是其Hopper架構中的Transformer Engine專為大模型訓練設計,優化了內存使用與矩陣乘法。
AI芯片不是單純堆硬件資源,而是軟硬件協同優化的體現。NVIDIA從CUDA到TensorRT,再到AI Workbench,構建了非常成熟的軟件棧。
NVIDIA 的DRIVE平臺為全球排名前30的自動駕駛研發團隊提供計算平臺和仿真工具,它集成了高性能SoC芯片(如Orin)和AI推理系統,支持端到端的感知、決策與控制。
Jetson平臺則是邊緣AI計算的代表,比如機器人、無人機、工業自動化等,這些SoC集成了NVIDIA GPU和ARM CPU,適合部署在功耗受限環境。
Omniverse 是NVIDIA提出的多物理域協同仿真平臺,可用于制造、物流、建筑等行業的虛實融合仿真建模,配合數字孿生概念,可以真實模擬物理世界并用于優化工程流程。
從芯片設計到系統級解決方案的延伸:NVIDIA不再只是賣GPU芯片,而是通過軟硬件協同構建整個AI計算平臺,這是當前IC設計公司轉型的重要方向。
先進封裝技術的引入:為了滿足AI芯片的高帶寬需求,NVIDIA在H100等芯片中采用了HBM高帶寬內存和Chip-on-Wafer封裝,推動了先進封裝技術的發展。
EDA與芯片仿真協同的趨勢:隨著數字孿生和Omniverse的發展,未來EDA仿真也可能與工業數字建模平臺融合,推動IC設計全流程數字化、虛擬驗證。
NVIDIA 是一家將集成電路技術從圖形加速拓展到通用計算、AI 推理、自動駕駛、工業仿真等多個領域的平臺型科技公司。
它的成功來自于對加速計算架構的不斷創新,以及在硬件、軟件、服務上的協同布局。NVIDIA 是一個值得學習的典范:
把握并行計算與AI芯片設計趨勢;
重視軟硬協同與平臺化生態;
密切關注先進封裝與系統集成技術。
免責聲明:本文采摘自“老虎說芯”,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,不代表薩科微及行業觀點,只為轉載與分享,支持保護知識產權,轉載請注明原出處及作者,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。
友情鏈接:站點地圖 薩科微官方微博 立創商城-薩科微專賣 金航標官網 金航標英文站
Copyright ?2015-2025 深圳薩科微半導體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ICP備20017602號 粵公網安備44030002007346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