服務熱線
0755-83044319
發布時間:2025-07-28作者來源:薩科微瀏覽:687
寒風中的試煉
在芯片行業,分銷商是最接近市場的那雙手,也是最先感受到寒意的那一層皮膚。
東莞的這個夏天很熱,但謝強卻時常覺得寒氣入骨。那天,他剛剛結束與客戶的一通談判電話。對方語氣冷淡:“這批芯片,你們不是說三個月前還有折扣?現在得再低10%,不然我們找別家。”
他默默掛斷電話,目光落在辦公桌角落一疊賬單上,心跳卻像被什么攥住一樣——沒有虧損空間了,但訂單又不能放手。這不僅僅是生意難做,而是身處風暴眼時的真實掙扎。
過去幾年,他見證過“芯慌”的狂熱,也經歷了如今的“芯冷”。這不是一輪簡單的庫存周期調整,而是一場深層次的結構性洗牌。而出海,成了他壓箱底的念想——也許是出口,也是破局口。
“價格不是問題,賬期才是問題。”
趙巖苦笑著把一份三年前的合同拍在桌上,那時候,一顆芯片還能賣5塊,現在不到5毛。
在深圳南山的一間辦公室里,趙巖曾經的30人銷售團隊,如今只剩10來個。削減成本成了每天要復盤的工作,甚至辦公室的燈也換成了聲控,“不說話,就別浪費電。”
“內卷太狠了,沒利潤也要拼命報價。出貨量越來越大,賬戶余額卻越來越少。”
這一年,分銷商們像踩在冰面上,一步滑,就可能沒法回頭。最可怕的不是虧損,而是沒有方向。
謝強不是沒想過放棄。但在一次行業聚會上,一位做跨境的老朋友問他:“你為什么不試試東南亞?”
是啊,中國價格戰殺得天昏地暗,可在印尼、馬來西亞、印度、阿聯酋等地,很多中小制造商還在苦等穩定供貨。而他手里有貨、有經驗、有網絡,差的是“一個動作”。
回去后,謝強組了個小團隊,專門跑東南亞市場。先從微信報價、WhatsApp溝通開始,再找物流、清關、支付渠道。他甚至親自跑了一趟雅加達,和一家工廠老板一起數芯片。
“沒利潤?是的。但至少,有訂單。”謝強說,“中國市場逼著我們進化,國外市場給我們喘息的窗口。”
而趙巖,也開始押注一些在國外有政策紅利的汽車電子芯片。“這玩意在國內飽和,但在中東和東歐,還有點空間。不是好賺,是好活。”
很多人以為“出海”是為了逃離寒冬,但謝強更愿意把它看成一次“轉身”:從被動挨打,到主動找水源。
這不是一蹴而就的路。他遇到過清關卡貨、語言不通、客戶違約;也被東南亞客戶嫌棄包裝太舊、交期不準。但每解決一個問題,就像點亮一盞燈。他在一份Excel表格上寫著:“一個客戶,就是一個市場。”
曾經,他拼價格,現在他拼響應、拼時效、拼服務。他把芯片當成“解決方案”,而不是“比價商品”。
“國內很多人不做庫存了,我們反而敢壓庫存。因為我們知道,出海市場需要穩定。”
有同行問他:“你覺得,春天什么時候來?”
謝強只是淡淡笑了笑:“春天不一定屬于所有人,但一定屬于還在種地的人。”
午夜,謝強站在陽臺,遠望著深圳科技園依然亮著的窗燈。他想起了剛入行時的那句座右銘:
“不要把自己當芯片的搬運工,而要當連接世界的橋梁。”
而這座橋,正在跨越風暴,伸向新的大地。
芯片行業分銷者的生存,從來都不簡單。他們不是技術的主角,但卻承擔了庫存、價格、信用、交付的所有風險。而當內卷無解,出海成為一種戰略級別的轉型方向。
不是每一個出海的人都能成功,但每一個選擇出海的分銷人,都在重新定義“中國芯”的邊界。
哪怕是逆風翻盤,也好過原地等死。
愿更多芯片人,在寒冬中堅定航向,在世界地圖上,找回屬于自己的坐標。
免責聲明:本文采摘自“老虎說芯”,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,不代表薩科微及行業觀點,只為轉載與分享,支持保護知識產權,轉載請注明原出處及作者,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。
友情鏈接:站點地圖 薩科微官方微博 立創商城-薩科微專賣 金航標官網 金航標英文站
Copyright ?2015-2025 深圳薩科微半導體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ICP備20017602號 粵公網安備44030002007346號